
在农信社的支持下,“湘春”蕨菜发展迅速。

“光明重机”生产车间。

信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客户办理业务。

信用服务为偏远地区农民带来便利。

株洲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松西子葡萄园。
奔走于阡陌小道,耕耘于绿色田野。近年来,株洲县农村信用社按照“广覆盖、深受惠、长相助”的普惠金融理念,为中低收入阶层乃至贫困人口和小微企业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致力打造农民自己的银行、商户喜爱的银行、企业信赖的银行、客户好评的银行,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升级。
目前,株洲县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市场份额在全县金融机构中均占到了40%左右,该社已成为当地营业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株洲县是农业大县,优质蔬菜是该县的一个拳头产品,但由于经营分散,缺乏产、供、销一体的市场化运作,很多菜农是“挑着担子找买卖”。“融资难是最大的一个障碍。”这是许多经营蔬菜生意的老板的共同感叹。
2013年初,该县信用联社发放的首笔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质押的贷款,为他们带来了希望。王竹蔬菜基地的老板陈俊前几年在仙井乡流转了近千亩土地,由于缺少周转资金,基地发展停滞不前,因此他想通过贷款解决这一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陈俊被多家银行拒之门外,只有该县信用联社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质押,这在株洲县还是第一次,目前在全省也不多见。”该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蔡本文介绍,过去金融机构贷款有效的抵押物一般是房产、厂房等有形的实物,所以导致了融资难。该县信用联社结合实际,反复调研,为王竹蔬菜基地量身打造了贷款方案,即分别以财产抵押、担保公司担保、流转的土地经营权作为抵(质)押物发放贷款680万元,扶持该基地顺利地实现了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经营品牌化,该基地直接对接超市、社区蔬菜直营店,“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有效进展。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县内第一家国家级标准园,带动了全乡1000余农户就业,人均增收达1.2万元。
据蔡本文介绍,办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质押的贷款业务需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申请人在金融机构没有不良信用记录;二是抵押物集中连片,粮食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种植经济作物或养殖水面50亩以上;三是在政府主管部门取得合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期限在5年以上。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拓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融资渠道,赋予了农民对承包土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职能。随着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该社也将为株洲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探索金融服务新路,助推农业规模化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助推农业产业化
“信用社的‘救命钱’帮了我们大忙!”说起县农村信用社,龙凤乡天台寺村村支书曾顺清竖起了大拇指。前几年,由她牵头,村上180多户村民成立了天台寺村种养殖合作社。但紧接着,合作社就面临资金周转难题。
“批发一次猪饲料就要好几万,开销太大。”曾顺清急得团团转,如果去贷款,村里根本没有值钱的东西可以拿去作抵押。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了门。
“我们主要是看中了项目的可行性,村支书的把控能力及社员的个人信誉。”株洲县信用联社副主任蔡湘华说,曾顺清是一个有能力、非常愿意为村民服务的村干部,同时,该村的信用环境较好,因此,该社与天台寺村种养殖合作社签订了贷款合同。
“2012年,我们申请到了30万元贷款,及时偿还贷款后,我们去年又贷了50万,今后,我们合作社的发展是离不开信用社了!”曾顺清说,现在社员们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去年,合作社还注册了“梅冲”牌的鸡蛋,打包销售,供不应求。
近年来,株洲县信用联社以简化贷款手续为核心,积极改进信贷方式,广泛推广使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满足小额贷款户短、频、快的需要,该社按照“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的原则,积极推广“福祥便民卡业务,贷款农户只需到信用社进行一次授信申请,信用社就会根据客户的信用、抵押物及担保情况给予最长时限3年、最高金额达50万元的福祥便民卡,授信后的客户凭便民卡到全省范围内的农村信用社网点支取、归还贷款,在绑定开通了农村信用社的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后,转账汇款、缴费在家就可轻松搞定。目前,该社已对885名客户发放了便民卡,授信金额达15970万元。
按照“宜社则社、宜户则户”的贷款原则,该县信用联社还向“金霞优质稻”、“洪宜合作社”、“松西子葡萄园”、松岗蔬菜种植基地等20余家大小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发放贷款千余万元,有力推动了该县各乡镇“一乡一品”农业产业化格局的形成。
灵活设置贷款“门槛”,培育龙头企业
有资产,但没有有效的抵押物,是很多农业企业面临的现实尴尬。近年来,株洲县农村信用社积极与农业企业对接,设低贷款“门槛”,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发展。
“明扬牧业”是当地一家以畜牧养殖为主的龙头企业。谈到贷款路上的艰辛,公司创办人朱守官感触颇多。“很多银行贷款的门槛都设置得太高了,要想贷到款非常难!”朱守官说,后来,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农村信用社。“仅几天时间就办下来了,效率非常高,我很感动。”朱守官说,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信社机制更灵活,贷款时不单单只看证件与抵押物,而是综合考虑风险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地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从贷款65万增长到400万,几年来,朱守官与信用社的关系一直处于“蜜月期”,由于朱守官诚实守信,信用社对他的贷款授信也逐年增高。如今,他的100亩养殖场已建设完成,可年出栏生猪12000头,养殖场安装了智能化处理系统,喂食、排便等程序都由电脑控制,不仅效率高还很环保。
朱亭镇是该县的“蕨菜之乡”。该镇有100多家蕨菜加工厂,干蕨菜年产量超过2000吨,占到了韩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湖南湘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在信用社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又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自去年起,信用社通过房产抵押、办公楼、加工厂房及机械设备公证抵押等方式对该公司授信共计400万元,解决了该公司的资金难题。
该公司加工规模不断扩大,由2010年年产50吨上升到2013年的200吨,村民们光采摘蕨菜就能年入上万元。而且,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当地近50户农户开办了小型的蕨菜加工厂,集约化生产、销售链初具规模。“普惠金融”带来的联动效应显现。
工业,原来一直是株洲县的“短腿”。近年来,该县提出“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新能源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模式。去年,该县新投产和新成长的规模工业企业达18家,新增工业总产值4000万元,规模企业达96家,规模企业增幅居全市第一。株洲县农信社在为园区工业企业融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光明重机”是以生产冶金、建材、化工、水电、风力发电等相关配套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企业。2009年,该企业落户该县湾塘工业园。“当时企业要新建厂房、买设备,资金一下周转不过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实际情况,株洲县信用联社渌口信用社以土地为抵押向该企业发放了贷款1950万元。几年来,该企业与农信社一直保持着业务往来,今年又向农信社贷款1000万元。如今“光明重机”已成为当地一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企业,二期5万平方米的台架结构厂房已经建成,6月底将投入生产,年生产产能可达5亿元。
为解决企业创业初期的资金周转困难,株洲县农信社为中小企业推出了门槛低、条件优惠的“心连心”创业循环贷款,1000万元以内随用随贷,期限可达5年,在授信期内,企业可以自由、循环使用贷款。多年来,株洲县农信社与湾塘工业园、南洲工业新区的30余家工业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发放贷款4亿多元,有力地支持了大顺包装、天利钻具、荣康药业、奔鹿瓷厂、建达环保等企业的发展。
去年,该县农信社成立了信贷服务中心,简化企业贷款流程,实行“开放式经营、一站式作业、贵宾式服务”的贷款营运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业务流程运转、风险管理控制等机制,中小企业贷款更加方便、快捷、规范。今年来,该信贷服务中心共发放各类贷款1.03亿元,截至5月末,各类贷款余额达5.39亿元。
做强中小企业贷款,助推工业现代化
在株洲县的一些偏远乡镇,农民已经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在农信社的ATM机上取款,用POS机刷卡消费,坐在家里用手机银行缴纳水电费,远程支付、代扣代缴、通存通兑、24小时取现等“城里人”才能享受到的服务纷纷落户乡村。这是近年来株洲县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电子银行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的结果。
株洲县有人口34万,其中80%以上的属农业人口。在一些偏远乡镇,农信社成了唯一的金融机构,国家惠农涉农资金,都通过农信社机构发放到农民手上。
为服务农村经济,农信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的基础上,推出了“福祥农贷”、“易富商贷”、“梦创企贷”等17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产品,农户凭《农户信用等级证》办理贷款。同时,农户之间还可以联保小组成员的形式相互担保,承诺在联保小组任一成员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时,其他成员按联保合同约定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基础上向联保成员发放贷款。
农村信用社既是经营性的金融机构,又承担了各类社会服务的公益职能。今年来,为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广大群众,株洲县信用联社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大支农惠民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截至5月末,该社已免费开通网上银行1085户,手机银行1294户,电话银行585户,安装ATM12台、CRS2台,布放POS机272台,实现村级取款全覆盖。
面向三农、面向中小微企业、面向县域经济。多年来,株洲县农信社扎根基层,坚持服务跟着农民走,围着市场转,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截至5月末,该联社下辖的33个营业网点各项存款达34.10亿元,贷款达17.02亿元,存贷款县域市场份额分别占到了37%和40%,均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已成为当地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是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融资平台。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株洲县农信社将在农村这片广大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李超 刘志强 余平 谭新亮 吴小军
编辑:贺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