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原生态养鸡、种无公害蔬菜、搞观光农业--卓如喜和他的“生态循环种养”梦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邹怡敏 编辑:贺晓青 2014-07-23 09:00:52
掌上渌口
—分享—

  

 

  卓如喜正在向记者介绍养鸡的经验。

  山林郁郁葱葱,山下的土鸡活蹦乱跳,有的悠闲地觅食,有的在树上栖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株洲县淦田镇梓湖村,从教育系统退休的卓如喜干起了土鸡养殖,并执着地追求他的生态农业梦想。

  办起养殖场,土鸡原生态散养

  7月19日,见到卓如喜时,他正在养殖基地给鸡喂食,一大群鸡围在空地上欢快地啄着青菜、玉米,不时咯咯地叫着。有的鸡格外好动,拍拍翅膀就飞到了鸡棚顶或者树上。

  “你这鸡挺厉害,能上树。”记者对卓如喜说。“这就是散养鸡的特点,活动空间大,野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它们平地起飞6、7米不成问题。”卓如喜骄傲地说。

  2010年刚开始养鸡的卓如喜,因为缺乏经验,第一次养的500只小鸡仔只有50%的存活率。此后,他上网查资料,到外地向养殖大户学习取经。“他甚至把家搬到了养殖基地,就为了观察鸡的生活习性。”妻子说。

  通过摸索尝试,卓如喜发现珍珠鸡、乌鸡、青脚麻鸡、湘黄鸡抗病能力不错,于是从湖北等地引进了几千只优良鸡种。为了保证鸡的质量,卓如喜每天让鸡在山林间觅食、运动,同时坚持用蔬菜、玉米、麦麸等五谷杂粮作为饲料,把鱼腥草、灵芝等中草药打碎混合在饲料里,给鸡防病。

  “普通的喂饲料鸡三四个月即可产蛋出笼,而这种原生态饲养的土鸡,至少要六七个月才能出笼,产蛋量也不到饲料鸡的一半,但其鸡肉比饮料鸡营养价值更高。”

  市场很“骨感”,销售是关键

  “只要养的是真正的土鸡,就不怕卖不出。”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他特地注册了品牌“为天然”,并取名虫草鸡、虫草蛋,还制作了精美的包装礼盒。

  “1只3、4斤的鸡卖110元左右。”当卓如喜把产品推向市场时,却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已投入200多万元的他,到现在还没有收益。

  “当前最重要的是寻找销售平台,把市场打开。”卓如喜介绍,他正在尝试网上销售,下一步还打算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卖产品。

  未来还想种菜、养孔雀、搞观光

  眼下,养鸡事业已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但卓如喜规划的“土地经”里的内容却远不止于此。

  “鸡粪营养保留度高,是很好的种菜肥料。”卓如喜介绍,此前,他曾在益阳实验种植有机蔬菜,以青蛙吃虫、黑膜覆盖除杂等生物或物理的方式打理蔬菜,不用化肥不打农药,种出来的萝卜、白菜等蔬菜格外甜、嫩。“缺点是成本较高,消费市场受限,如果用鸡粪种菜,可以降低约三分之一的成本。”现在,卓如喜已经在他的养殖基地里规划了几十亩蔬菜种植区。

  卓如喜的养殖基地地还养了孔雀,他养孔雀的方法与别人不同,孔雀棚是悬空的,承粪板有一个一个的漏洞。“这一做法是借鉴的高床土鸡养殖技术,有漏洞的承粪板切断了孔雀与粪便的接触,有效避免了疾病的传播。”卓如喜说,掉落的孔雀粪滋养了杂草,这些草又是鸡爱吃的食物,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链。目前,基地已经有孔雀近300只。

  谈到未来,卓如喜充满了憧憬:“我希望不断拓展农业发展链条,最终能把这一片打造成立体循环农业园,形成一个集蔬菜种植、禽类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绿色产业综合开发经济实体。”卓如喜说。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邹怡敏

编辑:贺晓青

阅读下一篇

返回渌口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