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关、堵、治、促”,护卫母亲河——株洲县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走笔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廖明 张小季 张智敏 编辑:贺晓青 2015-08-07 09:30:35
掌上渌口
—分享—

  

 

  湘江株洲县段一景。 廖周平 摄

  株洲日报记者 廖明 通讯员 张小季 张智敏

  【导 读】

  2013年,省政府将保护和治理湘江列为省“一号重点工程”。自此,一场保卫湘江母亲河的治污战役就此打响。

  88公里湘江株洲段,有62公里流经株洲县,12.8公里渌江,更是穿城而过。治理水污染、保护母亲河,株洲县重任在肩。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顶着压力,株洲县迎难而上。

  3年来,他们坚持“两型”引领,关企业、堵源头,治污染、促转型,用155个治理和保护类项目,助湘江母亲河变清、变美。

  壮士断腕 拿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开刀”

  8月3日上午,在株洲县洲坪乡日升玻璃灯饰厂,原有的生产设备已全部拆除,只留下空荡荡的厂房。附近的村民说,原来机器声不断,粉尘飞扬,企业关闭后,清静多了,呼吸感觉“很畅快”。

  日升玻璃灯饰厂的关停,只是该县大力治污的一个缩影。

  2013年以来,该县已累计关停30家涉重金属污染及“五小”企业,威胁湘江水质的重金属污染“毒瘤”,被全部剜除。

  2年关停污染企业30家

  湘江治污,首治重金属。

  株洲县沿江分布的众多涉重金属污染企业,是威胁湘江水质的重大隐患。随着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展开,该县首先拿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开刀”。

  紧邻湘江的洲坪乡,是该县去年实施涉污关停企业的重点乡镇,在距离清水塘村与乌石垅村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就汇聚了7家涉重金属与污染超标企业。

  日升玻璃灯饰厂,是去年第一个主动关闭的涉重金属企业。“此前,该厂每天有2至3吨工业废水排入湘江,废水中的氟、砷、镉等有害物质,严重威胁湘江饮用水源安全,同时,企业使用煤、重油等高硫燃料,排出的黑烟严重污染大气。”株洲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5月,县政府向该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书,勒令其整改。

  “依我们的处理技术,难以达到环保要求。”该厂老板苏孝德说,“治理湘江是大势所趋,是大事,再说政府对我们企业有相应的补偿,我服。”很快,苏孝德主动停产关闭,组织人员将设备拆除,并进行了场地清理。

  尽管有苏孝德这种主动关停的老板,但2年关掉30家污染企业,阻力依旧不小。

  “到我办公室来拍桌子的,现场阻挠闹事的,都有,但最终没有一家企业因为不服关停而上访上诉。”上述负责人称,关停污染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程序到位、补偿合理。

  为此,该县针对关停企业,实行“一对一”责任制,进企业、摸家底,听意见、调补偿,到去年9月,最后4家不愿退出的涉污企业,也在补偿合同上签了字。

  “今年1月份,30家关停企业,全部通过了省环保厅验收。”该县环保局上述负责人说。

  遗留污染正加速治理

  对于株洲县来说,关闭淘汰一批装备落后的冶炼、化工、玻璃、电池等涉重金属企业,是一次凤凰涅槃的选择。

  然而,涉重金属污染企业治理,并非一关就能了事,其遗留的废渣、废液,不经妥善处置,仍是污染环境的重大隐患。

  “这些遗留的污染问题,我们正在加速治理。”该县环保局上述负责人介绍,该县编制的《株洲县洲坪乡历史遗留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项目技术方案》,已在今年5月通过省环保厅专家评审,核定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消除重金属污染隐患。

  根据《技术方案》,该县将在洲坪乡新建一座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把洲坪地区清理的无害散落废渣、土壤,转运至此填埋;而那些含重金属的危险废渣,将送至“经仕”集团进行无害化处置;部分能够制作水泥的废渣,则送往“华新水泥”再次利用。

  “年内,这些历史遗留重金属废渣可完成治理。”该负责人说。

  雷霆出击 斩畜禽养殖粪污黑龙

  8月4日下午,株洲县伞铺乡,村民谭建德正撑着伞,在门前的一条小水渠陪孙子钓虾。

  一年前,记者来伞铺时,这条小水渠还是灌满猪粪的臭水沟,黑臭的粪水流入湘江,汇成一条长长的“污龙”。

  指着不远处一家两层的破旧楼房,谭建德说:“去年,那栋用于养猪的楼房,被政府部门查了,猪运走了,沿线的粪污也清干净了。这不,今年这沟里就有虾钓了。”

  划禁区

  104家畜禽养殖场1年关停

  去年,省政府出台文件,规定湘江干流沿线1公里均为畜禽养殖禁养区,全市272家畜禽养殖场在禁养范围,其中株洲县就占了104家。

  该县统一部署,乡镇积极履行属地责任,实行一乡(镇)一个方案,进展一天一报、资料一户一档;县畜牧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干部,与乡村干部组建小分队,实行包干制,深入104家养殖场(户)实行精准核查,开展政策宣传,面对面作好思想沟通。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达数月的宣传发动后,绝大部分养殖户同意关停搬迁。但因补偿资金未能拨付到位,各县市的关停工作全都停滞不前。

  此时,株洲县不等不靠,财政安排1000余万元资金,实现养殖户奖补资金一次性兑付到位。

  “畜禽养殖场关停,株洲县任务最重,但他们将任务完成得也最出色!”市湘江办相关负责人说。

  促转型

  17家规模养殖场新建环保工程

  禁养区之内的畜禽养殖场,采用雷霆手腕强力关停,限养区和适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如何规范?

  “作为全省生猪调出大县,畜禽养殖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产业,不能一味关停,最好就是引导其向环保、标准化养殖转型。”该县畜牧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该县每年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30%的资金,用于扶持畜禽养殖企业新建粪污治理工程。

  2014年,该县“明杨牧业”、“三旺生态”等7个养殖场,共获300万元资金扶持,完成了栏舍标准化改造,配套建设起了沼气池、化尸池等系列环保设施,实现了环保、标准化养殖。

  “今年,我们又策划包装了10个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项目,目前各项工程都在顺利推进,年内,这些畜禽养殖场就会完成治污升级。”畜牧局上述负责人说。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廖明 张小季 张智敏

编辑:贺晓青

阅读下一篇

返回渌口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