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左边一点,一、二、三,倒!”10月24日下午3时,株洲县渌口镇渌口村西山岭简易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现场,满载黄土的大型渣土车鱼贯而入,在工作人员指挥下,将黄土倾倒在山顶上。3台推土机加足马力,将黄土推平、压实。
黄土堆成的小山,长约300米,宽60至120米,高出地面近10米。小山上,每隔50米左右,就有一根高约3米的圆管。项目施工负责人胡浩然介绍,这是填埋气体收集导排管,共有30多根,主要用于排出下面填埋垃圾所产生的气体。
在小山的北侧斜坡,覆盖着大片白色的HDPE防渗膜。防渗膜分为上下两层,中间是铁网,填充着厚厚的卵石。在小山四围,挡土坝已完工,每隔10米,还留有一个排水口。雨水通过排水口,流入周围的排水管道。
在小山的最北侧,一座小房子已完工,这是渗滤液收集池和泵房,山底下的渗滤液通过收集管道,流入收集池,再通过泵房,进入远处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原地封场,覆土填满,绿化改造,到年底,这里就变成一处生态休闲公园。”株洲县城管局副局长、环卫处主任李剑源介绍,西山岭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85亩,于1999年投入运营,累计堆放垃圾约90万立方米。过去,场区垃圾渗漏液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县城排水渠,部分渗入旁边农田、菜地及湘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去年11月,投资4940万元的西山岭简易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开工。目前,项目四周挡土坝、渗漏液收集管道、渗漏液收集池和泵房已完成,防渗膜已铺设700米。下月,生态恢复和景观绿化将完工,年底将完成场区道路建设和附属工程。
“过去,蚊蝇飞舞,臭气熏天,家家户户不敢开窗。”渌口村西山岭组村民张发林每天都会赶到工地,关注项目进展。“今后,这里将变成一处休闲公园,晚上我们可以在这里溜达健身,跳广场舞也不用舍近求远了。”张发林充满憧憬。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李逸峰 熊军
编辑:贺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