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 4月5日中午,在株洲县渌口镇松西子学校食堂,学生们8人一桌,吃得津津有味。与一些学校不同的是,在每张桌子旁,还站着一名陪餐老师,与学生同吃。
4月5日中餐菜单:莴苣炒肉片、青椒炒香肠、南瓜、淮山火腿汤。记者注意到,400余平方米的食堂内,50多张放桌子有序摆放,工作人员已事先将菜品摆好,400余名学生只需按照席次、座位用餐即可。
“我们都是吃围席,每餐三菜一汤,其中两个荤菜,一个素菜。”松西子学校校长张艳军介绍说,每天,在学校搭餐的学生,按每桌8人的标准围坐,一桌设“席长”一名,由老师担任。席长的任务之一,是做好陪餐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师生同样交费、同时就餐、同标准就餐,用餐时席次、座位固定。从2014年起,为落实学校食堂政府投入政策,确保食堂“非营利”运行,株洲县开始推行校长和教师交费陪餐制,实行“三同两定”政策。目前,该县57所农村中小学校均已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膳食委员会。每日三餐各校都会安排教师陪餐,餐后由席长负责收集意见,并投到由膳食委员会设立的食堂意见箱中,学校定期对食堂进行满意度测评。
“学校食堂的饭菜不辣、种类多,我喜欢在学校里吃饭,每次都吃得很干净。”“食堂很干净,老师们都陪着我们吃,随时为我们添加饭菜。”“学校食堂每天有菜单公示,就餐秩序很好。”“食材新鲜,碗筷每天消毒了,孩子回家反映学校饭菜好吃,而且吃饱了,我们很放心。”在食堂意见箱中,学生和家长们的评价很高。
据悉,该制度实施以来,株洲县近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中,有90%以上自愿在校内食堂搭餐。
株洲日报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A3版
作者:株洲日报记者李逸峰 通讯员 王婷 晏丹
编辑:贺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