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贴心送健康 合力促脱贫

编辑:贺晓青 2017-07-04 09:01:03
掌上渌口
—分享—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株洲县有贫困户3299户、9969人,其中患病对象4140人,因病致贫是贫困发生的重要原因。株洲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举措,致力帮助因病致贫返贫对象脱贫。

  精准识别,靶向定位。一方面,全面摸底,建档立卡。由县卫计局牵头成立工作指导组,镇村两级成立工作调查组,统一印制《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疾病信息表》,进村入户开展调查。同时,通过免费健康体检、进村义诊、居民健康卡信息采集等活动,进行全面详细摸排,确保信息完整、真实、可靠。另一方面,现场评估,分类施治。组织市、县、乡三级医疗专家进村入户,进行疾病现场评估,按照不可逆转病人、可一次性救治病人、慢性病需要持续救治病人3大类别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定制个性化救助方案。

  精准施策,构建“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全面落实农合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录入新农合保障系统,纳入农合补偿范畴,做到应保尽保。调整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补偿比例,贫困户在县、市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比例再提高10%。启动全县大病保险补偿制度,属于大病保险补偿范围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起付线下调50%。第二道是全面推行扶贫“特惠保”。积极与商业保险公司协商,投入200多万元,将扶贫“特惠保”参保费用由60元/人提高到200元/人,提高部分全部用于提升医疗保险保障水平。通过这一做法,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内住院就医自付费用可由保险公司报销80%,自付费用只有5%左右;县外就医二次补偿后自付费用可由保险公司报销80%,自付费用控制在10%-15%。第三道是全面实施兜底保障。推行贫困户住院“三个零”政策,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内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入院零预付、报销零起付、出院零支付”,即在县内医疗机构住院时,新农合和“特惠保”报销后,剩余医疗费用自付部分由医疗机构全额兜底减免。自去年实施该政策以来,全县医疗机构累计救治贫困人口住院2778人次,减免医疗费用180余万元。

  精准服务,实现“三个全覆盖”。签约服务到人,家庭医生全覆盖。建立由县乡两级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签约服务团队,全面启动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100%。健康体检到人,公卫服务全覆盖。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患者进行登记造册,贫困户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对贫困户进行免费体检,将体检结果实行分类管理,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采用定期上门方式进行随访或健康指导。慢病跟踪到人,个性管理全覆盖。对于患有长期慢性疾病的患者,明确专人进行医疗随访或康复指导,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并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株洲县县委书记:罗绍昀)

编辑:贺晓青

阅读下一篇

返回渌口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