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早稻收割季节,连日来,渌口区12.32万亩早稻陆续开镰收割,农户们抢抓时机,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收割早稻,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龙船镇腊树村廖家组的广袤稻田里,金黄饱满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掀起层层稻浪。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割穗、脱粒、稻谷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
龙船镇腊树村廖家组种粮大户李友根告诉记者,他今年总共承包了1200多亩田地,早稻种植1000多亩,目前种植的是中安2号,今年每亩湿谷产量1000多斤,比去年多生产200斤以上。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近年来,渌口区健全落实“补贴+价格+保险”三位一体的种粮收益保障政策体系,聚焦良种筛选、良田改良、良法推广、良机应用、良制创新等关键环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程技术指导与跟踪服务,实现“技术沉下去、产量提上来”的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低镉早稻推广2.41万亩,其中“中安2号”2.39万亩。
“中安2号这个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所以市场销路非常好;同时因为它的熟期比较适宜,适合与晚稻的一些品种相互衔接,而且降镉效果非常好,在渌口种植两年,获得了农民朋友的好评和喜欢。”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金健种业董事长王建龙表示。
在龙船镇金华村,“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只需12-15分钟,一亩水稻就能收割完成,整个过程省时又省力。
近年来,渌口区以集中育秧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智慧化”现代农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建成4.46万平方集中育秧大棚,完成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机(插秧机、无人机等)作业覆盖率达85%以上,为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来源:掌上渌口
作者:苏齐晟 言博成 刘超
编辑:颜佳程
本文为渌口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zlknews.cn/content/646941/90/1510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