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选派新一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援疆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株洲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株洲市高三教学视导专家、渌口区金牌教师王谦书,也开始了她为期两年的援疆支教征程。
2020年9月18日,王谦书满怀期待踏上新疆大地,但干燥炎热的气候让她始料未及。鼻子发干流血,皮肤干燥,大把大把的头发脱落,因为患有肾结石不能喝当地的碱性水,只能去超市购买瓶装水喝……留给王谦书去适应当地环境的时间并不多。而她深知此行的目的,即便身体没缓过劲来,她也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
王谦书:“倾其所有,尽我所能,努力让自己活成一束光,去点亮边疆的教育事业,成就学生也成就自我,所以尽管我不适应,但还是要努力坚持下去,还是要完成我最初的心愿吧。”
王谦书被分配到吐鲁番市实验中学,承担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兼援疆办公室工作。她发现班上有些孩子的国语基础十分薄弱,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有的孩子不敢大声说话;有的孩子用维文的书写习惯来写中文,竖着本子,从右边写到左边;还有的孩子即便可以背诵课文,但默写起来错别字一大堆……这让从教22年的王谦书大吃一惊。
王谦书:“当时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一些情况根本无法想象,所以给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应该要尽快地去适应他们,而不是让他们来适应我。”
就这样,王谦书从写字的笔顺还有格式开始教起,陪着孩子们练习书写,给他们讲人生小故事,让他们在故事里寻找答案。学习文言文时,她自己带头背诵,再教孩子们如何将全文背诵,并且准确默写。她还在课堂上开设演讲环节,鼓励孩子们上台推荐名人名言。慢慢地,孩子们不仅能大胆讲,而且学会了自己创作佳句,并上台发言,后来,还会经常围绕某一个同学的观点进行激烈辩论。
王谦书:“兴趣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看到他们越来越愿意自己开口说,也愿意听别人说,我就知道他们的兴趣慢慢提上来了。”
耐心等待,总会开花!一年下来,平日的“潦草大王”成了“模范代表”;以前“沉默是金”的孩子也变成了“小话痨”;弥漫着浓厚方言的教室现在飘起了纯正的普通话朗诵。翻阅孩子们的作业,有的会写四字打油诗,有的配上可爱的插画,他们的每一篇作业都字迹工整、语言优美,这一切让王谦书欣慰不已。
王谦书:“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也一定能够有花开的季节。”
2021年6月5日最后一节课,快下课了,教室里突然响起了高考的试音广播声,王谦书正在教室收拾幻灯片。让她意外的是,孩子们没有要马上放学的意思,而是自发地开始大声朗诵课文,声音甚至大得盖过了广播声。
王谦书:“我也不知道是哪位学生带头,他们用很大的声音齐读,那声音是我教他们以来最大的读书声,他们给了我一种震撼。说实话,当老师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他们自发的组织读书,没有跟我提下课,而且还能用这么激昂的声音来读,我确实非常触动和感动。”
除了课堂上忙活,课余时间王谦书也不闲着。她给当地残障儿童送去蛋糕和台灯,与维吾尔族老乡一起种哈密瓜,分装枣子......作为学校“青蓝工程”的导师,她也倾囊相授,指导学校的青年教师们备课、教学设计,她的徒弟朱力得子·吾尼热哈孜的录像课《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在吐鲁番市高中语文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朱力得子·吾尼热哈孜:“我这一年的成长十分迅速,王谦书很欢迎我去听她的课,从模仿开始,然后她也来听我的课,看我有没有创新,会鼓励和指导我,让我教学越来越成熟。”
又是一年开学季,暑假里稍作休整的王谦书再次准备奔赴新疆吐鲁番,继续她与新疆学生的不解情缘。她去商店购买了一堆小礼品,有笔、便利贴、发箍......这是她给新疆孩子们带的小礼物,她告诉记者,在学校时孩子们一有零食就会分享给她,饼干、辣条,还有从家里带来的馕,每每这时,她心中仿佛有块糖化开一样,甜到了心里。
王谦书:“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得到一个学生或一群学生的认可,这就是成功。孩子们很懂得感恩,也给了我们很大一个回馈,这就是我们即使艰苦一点也要坚持下去的力量吧。”
来源:掌上渌口
作者:刘世强 田婧杨
编辑:殷志敏
本文为渌口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zlknews.cn/content/2021/09/06/1011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