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杏坛群英丨周淳:乐做“孩子王” 与幼儿快乐共成长

来源: 掌上渌口 作者:教育局 编辑:殷志敏 2021-09-19 12:10:41
掌上渌口
—分享—

周淳是一位在幼教领域工作了15年的“娃娃王”,目前在渌口区机关幼儿园任教。

爱孩子,是她的教育信条。对于她来说,在幼儿园带班工作,跟小朋友打交道是一种幸福生活。在这种心情下,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只要想到班上小朋友的笑脸,她都觉得人生真是太美好了。

周淳:“我爱孩子,所以我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成为他们的好老师,努力给他们最好的。去挖掘孩子身上的可爱之处,给予孩子真诚的爱意。”

精专业,是她的育人基石。在幼儿园怎么哄孩子玩?带着孩子玩什么?......这些都是学问。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重要的是一日生活常规的管理,要充当“生活中的妈妈,游戏中的伙伴,学习中的老师”。

周淳:“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的确需要很大付出,既要有保育还要注意到对幼儿的教育,同时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方式,还需要教师有创造性。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时刻约束自己,因为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而且教育的效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淀的过程,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等待教育对象的成长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愿接纳,是她的职业操守。3、4岁的孩子可能并不能很好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那么教师的观察、理解就非常重要,能够及时抓住小朋友想表达的点,并设身处地的理解小朋友的处境、心情。

周淳:“不要以为孩子小,哄两句就能敷衍过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孩子小,表达能力弱,相对教师处于弱势,很多时候孩子就默默地、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教师的‘敷衍’,委屈地走开。所以及时体察孩子的内心,接纳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认真对待,很重要。”

在“青春渌口、教育创新”新背景下,周淳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幼儿教育之路。

1.观念创新促发展。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所以,幼儿教师首先应该理解幼儿是一个独立、完整、主动的个体,有自己的需要和尊严。老师的工作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调动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幼儿的主动学习来培养兴趣和发展创新潜能。每个孩子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表现是有个别差异的,因此,老师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使幼儿在各自水平上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2.独立创新给机会。从孩子好动的特点出发,给予他们活动的空间,去想象创作,孩子天生爱玩,所以我们应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幼儿不受限制,自由地去操作。比如在一次大班美工活动中,要用盒子来做船,老师告诉孩子们美工区里所有的材料都可以装饰盒子船。孩子们一听,动手制作的积极性可高了,有的船型甚至连老师都没有想出来。在这个动手粘粘贴贴的美工活动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3.活动创新促体验。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使孩子们主要通过游戏来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宗旨。

微信图片_20210918230138.jpg

微信图片_20210822134939.png

微信图片_20210903100834.jpg

来源: 掌上渌口

作者:教育局

编辑:殷志敏

本文链接:https://www.zzlknews.cn/content/2021/09/17/101738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渌口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