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罗霁宣 2024-07-01 19:40:31
掌上渌口
—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第17号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已经2023年12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3年第28次室务会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同意,现予公布,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庄荣文

公安部部长王小洪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

2024年6月12日

1719833367131.png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治理网络暴力信息,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坚持源头防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协同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公安、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开展网络暴力信息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地方公安、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网络暴力信息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鼓励网络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开展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普法宣传,督促指导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加强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并接受社会监督,为遭受网络暴力信息侵害的用户提供帮扶救助等支持。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用户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第七条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机制,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发布审核、监测预警、识别处置等制度。

第八条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的,应当依法对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用户账号信息管理,为遭受网络暴力信息侵害的相关主体提供账号信息认证协助,防范和制止假冒、仿冒、恶意关联相关主体进行违规注册或者发布信息。

第九条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和公开管理规则、平台公约,与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相关权利义务,并依法依约履行治理责任。

第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网络暴力违法信息,应当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网络暴力不良信息。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暴力事件实施蹭炒热度、推广引流等营销炒作行为,不得通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罗霁宣

本文链接:https://www.zzlknews.cn/content/646841/83/140557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渌口新闻网首页
} }) $(".tc_share").on('click',function(e){ if($(e.target).hasClass("xl_share")){ shareTo("WB","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else if($(e.target).hasClass("qq_share")){ shareTo("QQ","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