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湘江资水站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科研团队在湘江株洲段鲴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湘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
监测现场,在渌口渔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科研人员用符合规定的网具在航电枢纽上下游安放了4个网点,并利用专业设备采集水样,检测总磷、PH值等。为使监测结果更准确,监测团队在夜晚时进行收网,同时对鱼的种类、重量、长度等信息进行记录。
根据相关要求,湘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每年开展两次,每次10天,主要对湘江株洲段水生生物物种组成、种群资源量及其栖息环境等情况进行系统监测,科学评估“长江十年禁渔”成效,为下一步制定合理的水生生物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前面三年的监测,我们发现湘江鱼类资源的种群、丰度都有所提升,这充分体现了禁渔的效果。”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湘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项目负责人向建国介绍。
截至11月12日,本轮监测已进行了7天。
来源:掌上渌口
作者:张雅娴 吴亚锐
编辑:殷志敏
本文为渌口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zlknews.cn/content/646855/57/14448663.html